组织学与胚胎学
(一)课程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前身为《人体形态学》(含组胚)于2020-2021第1学期开设,已运行2轮。后随着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将《组织学与胚胎学》独设课程,已完成2轮线下授课。
该课程属学科基础课程,共32学时,含实验8学时,2.5学分,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两部分。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一门学科,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过程及其机理、先天性畸形及其成因的学科,为人体发育学、儿童康复、康复功能评定学等后续学科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负责人简介
孙智敏,讲师,近3年承担康复治疗学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康复医学概论》、《中国传统康复技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四门课程的理论和相关实验教学授课;承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授课。参与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一项,发表科研论文一篇。
(三)课程特色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为后续医学基础与临床康复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微细结构和人体胚胎发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新进展,为学习其它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打基础。课程教学着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为达到以上目标,课程组做到:
1.构建系统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完备、系统性强,提供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实验指导等教学资源完整规范,且每章设计1-2个思考案例,很好地满足了学生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开课团队能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实时更新或增补热点话题,案例、图片、视频等课件教学资料模块,提升学生兴趣,为课堂注入新活力。
2.精选课程内容契合专业需求
课程内容与《人体解剖学》课程高度相关,精选所学知识点与之相互支持和呼应。选取内容为后续《人体发育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儿童康复学》等专业方向课程做好铺垫。
3.融入有温度的课程思政教育
对医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关注他们专业知识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医学、爱患者的情怀。从专业知识点中,提炼出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举措,做到每个章节皆有若干思政点的综合思考能力。